蝴蝶振翅时,飓风已从钱包刮过!
镰刀悬顶,一场十年未散的资本阴霾正笼罩币圈
2025年5月,沉寂多年的聚币交易所(JuCoin)突然高调回归,带着名为Butterfly蝴蝶生态的项目闯入投资者视野。平台宣称其代币BF是“DeFi 3.0革命的开创者”,平台币JU更是半月暴涨300%的“财富奇迹”,年化216%-316%的质押收益如诱饵般吸引着大批散户蜂拥而入。
这不过是聚币第十次挥舞镰刀的序曲。
当你点开Butterfly蝴蝶生态的官网,一套教科书级的传销设计早已铺开:
- 限量节点陷阱
用户需支付1000美元购买“稀缺节点”,实则节点无限增发,虚假营销制造的恐慌性抢购
- 锁本放息霸王条款
提现必须满足“收益<本金50%”的条件,且仅能提取一半资金,另一半强制转入“风险矿池”——一旦JU价格波动(近期已超60%),本金瞬间归零
- 疯狂拉人头机制
直推奖励10%,团队长分润20%,推广100万即可获得20万奖励,刺激用户疯狂发展下线,传销网络如病毒般扩散
讽刺的是,其标榜的“熵权共识算法”、“15秒交易确认”等黑科技,被扒出仅为2万元廉价开源代码模板的粗糙修改;所谓“旗舰公链”不过是对以太坊侧链的伪包装,技术创新纯属幻影。
更名换壳术:一部十年割韭教科书
聚币的“逃亡史”堪称币圈收割范本:
- 2013-2017年
以比特币交易网起家,后更名聚币网。在监管禁令前上线数百种空气币,操纵币价洗劫散户,被称为“国内最大赌场”
- 2018-2020年
更名币蛋、宝币网卷土重来。2019年平台突然关停,数亿资产与千万枚狗狗币被卷走,维权者至今仍在哭诉:“我在宝币网的88万狗狗币,你们转移到聚币网行吗?”而客服冰冷回复:“后台已经没有币了”
- 2023年
借牛市重启推出MONO代币,上演“内幕喊单-拉高出货-锁仓补偿”骗局三部曲,散户资产瞬间腰斩
收割周期正在加速缩短:从比特币交易网(2年)→聚币(3年)→宝币(<1年)→2024重启聚币(预计6个月崩盘)。每一次更名,都意味着一批新韭菜的鲜血浇灌。
2020年成为关键转折点——原核心团队套现离场,新加坡Uniweb集团接盘后引入“野路子”金融背景团队。此后刷量超60%、Jubi DAO伪去中心化包装等操作层出不穷,直至Butterfly生态完成“第十次收割”。
三重吸血模型:韭菜的终极炼狱
聚币的盈利黑匣子里装着三条永不餍足的血管:
上币费与联合收割机
项目方支付百万级上币费获取上线资格,交易所配合坐庄控盘。2023年JT代币被喊单“必破10U”后暴跌60%,庄家套现离场,唯留散户尸横遍野。
客损对赌黑箱
用户的合约交易亏损即为交易所利润。通过滑点操控、恶意宕机、“拔网线”制造爆仓,资金瞬间蒸发。一位投资者在CGC/USDT合约交易中亲历价格异常波动,15分钟内暴跌20.55%,账户直接归零。
庞氏资金池循环
节点质押资金沉淀为资金池,推广奖励依赖后入本金支付前息;团队借生态热度拉高JU币价后抛售套现,完成终极收割。“你投的钱要么被分给早进场的人,要么进了操盘手的口袋”。
崩盘倒计时:镰刀收网前的红灯
高危信号已亮起刺眼红光:
- 流动性告急
用户报告小额测试可提现,但大额申请遭拒——软跑路标准前兆
- 关联项目泡沫化
HI、SPA、AIC等“生态项目”密集上线,模式高度雷同,如SPA基金会抛出2000万USDT激励噱头加速资金虹吸
- 分红延期与破发潮
“V能量计划”连续两月推迟分红,MEME币破发率超80%
- 历史周期重合
参考PlusToken(3个月崩盘)、EVC(2个月跑路),2025年8-9月成高危崩盘窗口
当客服对质疑回复“请放心”却拿不出合规牌照,当社群高喊“合规出海”却隐匿服务器踪迹时,镰刀已然悬在头顶。
友情提醒:别让自己成为“历史韵脚”
面对聚币客服“获得加拿大MSB牌照、新加坡豁免经营权”的宣传,投资者不妨追问:为何2024年宣称被“世界五百强企业EXOR全面收购”的信息查无实据?为何张寿松等创始人的名字仍与维权群里的血泪控诉捆绑?
真正的创新从不需要锁住你的本金,更不会为跑路设计后门。当Butterfly振翅时,飓风已从你的钱包刮过——你贪的是利息,他们图的是你的本金。历史不会重复,但会押韵。这一次,别让自己成为韵脚。
一位在聚币割肉逃生的投资者留言:
“5U就跑了,可惜没吃到最后涨幅。”
“人只能赚认知内的钱,和渣男赌未来?
你以为聚币是浪子回头?其实是回头一刀!”

【广告】全网项目交流群
扫码进QQ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